1785年,伦敦的一份全国性日报诞生了,它的名字叫做《世鉴日报》(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由一位名叫约翰·沃尔特的人创建。然而,不久之后,这份报纸换了名字,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泰晤士报》。
约翰·沃尔特并没有长时间担任该报的总编,他在1803年辞去了职务,将发行人和总编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小约翰·沃尔特。这个时候,报纸开始迅速崭露头角,不仅在政治领域,还在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19世纪早期,经历了一系列总编辑的更替后,包括约翰·斯托达特、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撒迪厄斯,报纸的影响力再次得到了增强。它成为了第一份拥有驻外记者的报纸,也是第一份派遣战地记者的报纸。W·H·罗素在克里米亚战场上的战地报道使得这位相对不知名的记者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在19世纪的政治事件中,《泰晤士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内战期间,它公开反对奴隶制度。它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支持某些政治人物,但从不妥协。甚至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都承认,除了密西西比河,他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泰晤士报》更具影响力的了。
1847年,约翰·沃尔特三世接管了报纸的发行权,尽管家族在政治上越来越保守,但《泰晤士报》的言论始终保持独立。然而,到了1850年左右,廉价报纸的崛起对《泰晤士报》构成了威胁。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
1880年,一位名叫北岩爵士的绅士接手了报纸,进行了改革,使其重新焕发生机。然后,在1922年,约翰·雅各·阿斯特从北岩爵士手中买下了《泰晤士报》。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该报支持了英国政府的绥靖政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其历史上的一段尴尬时期。
不过,到了1966年,阿斯特家族将《泰晤士报》卖给了加拿大的大出版商罗伊·汤姆森。然后,1981年,新闻大亨鲁珀特·默多克以高额价格买下了这家报纸。默多克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引入了新的采访和传播技术,包括电脑排版和激光照排印刷技术。
然后,到了2005年,该报的日均发行量达到了68.8万份,这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之一。虽然销量上不如竞争对手《每日电讯报》,但《泰晤士报》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对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产生深远影响。